品名宁波ISO9001认证
服务地区浙江
周期20天
范围生产和贸易型企业
服务一对一
本公司只提供咨询服务。
什么叫ISO
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。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, 翻译成中文就是“国际标准化组织”。
ISO是世界上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,创立于1947年 2月,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。
ISO 宣称它的宗旨是"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,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,在智力、科学、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。"
ISO 现有117个成员,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,会员为**标准机构。
ISO的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“全体大会”,其日常办事机构是秘处,设在瑞士的日内瓦。秘处现有170名职员,由。
成立目的为制定和发行国际标准,如质量管理标准、环境管理标。
中国是ISO成员国
ISO是民间组织,而非组织。
ISO9000族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的系列国际标准
● 由ISO/TC176(Technical Committee)-176技术会制定。
● ISO9000、ISO9001、ISO9004等多个标准组成。
● 全部等同采用为国家推荐标准。
● 不涉及具体技术细节,而是技术标准补充。
● 适用所有的组织、而不论其规模、产品类别等因素。
● 涉及对内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对外质量保证。
● 与ISO14000系列标准及其它标准兼
企业如何建立符合ISO9001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
采用ISO9001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需要企业高层下决心的,企业负责人好亲自关心,并要发动员工。一般可采取以下步骤:
一、 做好此项工作的策划
1)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并授予相应的权力,通常由质量负责人负责;
2)编制一个推进方案,学习、培训、整理文件、企业标准备案、计量器具送检、型式试验、搞内审、管理评审、联系认证工作等分阶段策划,并落实相关的责任,规定时间进度;
3)做好经济上的、精力上的投入打算。
二、动员
用动员会议或发文件的方式,动员企业员工理解、支持这项工作。产品质量是员工做出来的,员工不参与、不支持,这项工作做不好。由于需要员工劳心劳力,做好表率作

2000版 ISO9000标准释疑
标准的主要变化有哪些?
□ 以过程模式为标准的结构,逻辑性更强。
□ 持续改进过程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。
□ 更强调了管理者的作用,包括对建立并对质量管理体现进行持续改进的承诺,对法律和法规要求的考虑,对目标的可评价性的要求。
□ 对标准允许裁剪的要求更加严格。
□ 要求企业将顾客满意度信息的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评价手段。
□ 减少了对文件化的要求。
□ 术语的定义更加易于翻译。
□ 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兼容性。
□ 特别应用了质量管理原则。
□ 考虑了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利益。
□ 增加了将企业的自我评价作为质量改进的重要内容(ISO9004)。
ISO9001增加了哪些新的要求?
□ 持续改进。
□ 强调了管理者的作用。
□ 考虑了法律法规的要求。
□ 建立了可评价目标的要求。
□ 顾客满意度的信息,对体系进行评价。
□ 强调了企业的可用资源。
□ 确定了培训的有效性。
□ 对体系、过程和产品的评价。
□ 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有关

合术语学习ISO9001标准(一)
ISO 9001:2000标准*三章明确指出,"本标准采用ISO 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";*二章也明确了ISO 9000:2000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"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"。因此,"术语"是ISO 9001:2000标准的一部分。既然"术语"是ISO 9001:2000标准的一部分,那么,将二者结合起来学习不仅是可以的,而且是必须的,更是有益的。
笔者运用这种学习方法,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,撰写了一组文章。现借《中国质量认证》杂志一角,与广大同仁交流。
服务行业产品的类别成分也

体系认证的作用:
满足顾客或其它相关方要求。
提升,满足市场游戏规则。
规范内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。
体系认证的本质:
认证机构(第三方)以自身、资质声明和担保客户的内部管理满足标准要求。
客户投入资源取得质量保证“能力”的行为。
常见的认证准备工作
1)贯标
2)全员宣贯(文件、标语、学习材料、制度修订、动员大会、集中培训等)
3)骨干培训(文件编写、标准应用、岗位分析评价、职责权限、体系运行日常要求等)
4)管代和内审员的任命和培训
组建一支管理团队,任命一位管代。
管代和内审员的培训。
5)文件编制和准备(质量手册、程序文件和其它*三层次文件,如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外来文件、记录表式、工艺流程图等)。
6)完成企业标准备案、计量监视设备检定、型式试验等必查项。
7)自查(自我评价、内审、管理评审、送检等)。
8)记录准备(满足体系文件要
中国质量认证》2003年*2期发表的《ISO9001:2000标准的九处不适宜及弥补方法》一文(下称《不适宜》),对一些组织在贯标中*疏忽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,无论是对组织还是认证机构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但对文中提出的两处“不适宜”,笔者认为不妥。我们不能因某些组织对标准的认识不到位,就认为ISO9001:2000标准“不适宜”。
一、实施标准的方法是允许多种多样的
ISO9001:2000标准(下称标准)0.1“总则”指出:“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”。这表明,实施标准的方法允许多种多样。正因为如此,新版标准强制性的文件要求明显比1994版标准要少,但这并不是《不适宜》一文所说的“对程序文件的明确要求太少”,而是赋予组织更大的灵活性,以便能够依据组织的规模和产品特点编制更具有针对性的文件。文件数量的多少,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而定。
也以《不适宜》一文提到的7.5.2“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”为例。《不适宜》一文认为,“贯标组织应在《生产过程控制程序》中,对过程的运行准则和控制方法作出明确要求,而不要受7.5.2条款要求的局限,同时将关键过程的运行准则和控制方法规定到位”。笔者对此表示赞同,但认为这不是惟一的方法,更不能据此认为7.5.2“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”提出的要求不适宜。
7.5.2条款的实施还有不少有效的方法,如某制造厂在质量手册中作出了这样的表述:“焊接和铸造为本厂的过程,由品质部会同技术部、生产部的有关人员对其进行确认。确认的频次至少每半年一次,遇突况可随时安排确认。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,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,确认内容可包括工艺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、设备过程能力的认可、人员的、记录的完整性和及时性。由品质部负责审批确认的结果,并保持相关记录。”所以,只要能覆盖标准要求,并具有可操作性即可接受,而没有必要追究其是否在“形成文件的程序”中作出了表述。
对于《不适宜》一文中提到的对关键过程的控制,可以按7.5.1“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”所规定的要求“实施监视和测量”(7.5.1e),而不一定像过程一样进行确认和在确认。
二、关键是如何界定“形成文件的程
http://nbiso9001.cn.b2b168.com